- 吴远征;冯德正;
数字公共外交是推进我国战略传播的重要途径和转型方向。本文从印象管理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上发布的新冠疫情相关推文的话语策略。该研究提出一个包含进攻策略、防御策略、宣传策略、关系策略的多维度印象管理综合分析框架。分析发现,发言人一方面通过进攻和防御策略对美国的指责进行有力回击,另一方面通过宣传策略和关系策略建构正面形象、维护与国外受众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话语策略反映了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以及社交媒体的特性。研究指出,分析数字公共外交话语对推进我国战略传播、提高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1期 v.46;No.197 6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 刘明;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建构良好中国生态形象,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借鉴和吸收语料库语言学和话语分析最新研究成果,建构语料库辅助生态话语研究多维分析框架,并以《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新闻报道为例,演示如何运用该框架进行国家形象建构的多维分析,以此展示语料库辅助生态话语研究的作为空间。研究发现,《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凸显了中国传统的生态“和谐”和“差等”思想,并遵循“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和“制约原则”,建构积极主动、信守承诺和全力以赴的中国生态形象以及不积极、不主动、不信守承诺的发达国家生态形象。
2023年01期 v.46;No.197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熊涛;周小兵;
话语亲和力是当前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和热点,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本研究整合中国传统哲学和中西话语修辞相关理论视角,论证话语亲和力的三个概念维度,即主体属性、互动属性和价值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分析框架,以1999-2020年间的五套外向型中国文化读本为例加以说明。研究表明,近年出版的读本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话语主体身份、互动特色和话语风格。散文体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其文本互动策略的凸显度高于其他体裁,而且,展现亲和力的高频词和积极语义词出现比较多。话语亲和力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的提出,为推动国际传播话语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和谐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维度。
2023年01期 v.46;No.197 9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 崔璨;王立非;
本文提出企业网站对外话语质量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包含话语难易度、话语交互性和话语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主客观信度和效度验证显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和可行。对我国62家企业网站的对外话语质量指数测量、评级和分析显示,企业网站对外话语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企业网站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改进空间。本研究对改进我国企业网站的国际传播和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启示。
2023年01期 v.46;No.197 11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