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

  • 基线/阐释模型下汉语双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

    钟书能;黄瑞芳;

    本文基于基线/阐释模型,探讨了汉语“受-施-动”与“施-受-动”构式的语义建构机制。结果发现,“受-施-动”构式在语用-句法连续统中表征为单主题结构,属于事例主题构式,“施-受-动”构式则表征为双主题结构,属于领属框架主题构式。作为双主题结构,“施-受-动”构式受到严格的句法限制。具体而言,该构式的第一、第二主题在指称上均须具有定指性,两个主题间还须隐含领属与被领属的基线-阐释关系。此外,该构式通常蛰伏在主题链中,与“把”字句在功能上具有重叠性,这也是其使用频率较低的一个认知动因。

    2025年05期 v.48;No.213 585-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空时性转换与汉语名词谓语构式的主观性

    钟玲俐;刘正光;

    汉语名词谓语构式是反映语言客观性与主观性互动的典型构式,但过往研究较少关注该构式的主观性意义问题。本文从谓语名词的空时性转换维度,阐释汉语名词谓语构式的成因,揭示其句法-语义互动关系与语言时空性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探究该构式本质性语义特征背后的认知理据。结果表明,名词谓语构式体现了汉语时空同态的特征,时空性与主观凸显间具有内在关联,可为解决一些汉语问题提供重要启示。

    2025年05期 v.48;No.213 597-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汉语失语症患者话语产出的词汇网络建模研究

    陈居强;常辉;

    话语产出能够全面反映失语症患者的语言产出能力,是失语症诊断评估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汉语命名性失语症患者话语产出中的词汇网络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失语症患者宏观层面的语言网络规模更小,小世界指数更低,中观层面的集群度更低,微观层面的实词核心节点丰富度更低。尽管如此,命名性失语症语言网络依旧保留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词汇节点之间保持着系统性关联,网络集群特征高于随机网络,网络中的功能词相对稳定,表明人类语言系统在受损后依然保有维持系统稳定的韧性。

    2025年05期 v.48;No.213 609-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AI赋能外语学习与教学

  • 续论与大语言模型

    王初明;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成功实现人机互动交流,其开发和应用必然反映语言学习和使用规律,这一成就也必然倒逼语言工作者对自己所秉持的语言习得和使用理念进行反思。本文尝试以大语言模型工作原理为参照,将其与深入推进互动研究的续论语言习得观进行对比,甄别异同,相互印证,以此深化我们对大语言模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认识,了解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的长短,用以指导语言习得研究,以期更好地利用大模型助力语言学习和教学。

    2025年05期 v.48;No.213 620-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 议论文对比续写中ChatGPT智能反馈的合作加工策略研究

    金檀;白春苗;王颖敏;曾娟;

    本研究以5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采用课堂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了英语议论文对比续写中智能反馈的合作加工策略及其对学习者写作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议论文对比续写智能反馈的合作加工策略主要经历了“被动接受反馈”、“主动寻求反馈”及“灵活运用反馈”三个阶段;2)合作加工策略的使用增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助其实现从“语言形式修正”到“篇章结构完善”,再到“内容逻辑优化”的递进式发展。本研究为智能反馈工具赋能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5年05期 v.48;No.213 63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人与ChatGPT互续任务中二语写作效能感的发展及其对二语产出的影响

    张晓鹏;陈莉;

    本研究以24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人与ChatGPT-4互续故事过程中学习者二语写作效能感的发展特征及其对英语产出的影响。实验为期6周,共进行了12次人与ChatGPT-4互续任务。在首次和末次互续任务结束后,学习者分别完成写作效能感的Q任务。结果显示,学习者的写作效能感在人机互续过程中经历了从“无结构型”到“结构型”的发展阶段。在前一阶段,学习者的语言效能、自我调节效能、写作行为效能和构思效能相互交织,未形成清晰的结构。在后一阶段,上述四个维度在学习者个体间逐渐分化,呈现出了清晰的结构特征。此外,写作效能感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人机互续中的语言协同。上述结果表明,续写任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积极心理品质,还能通过增强写作效能感优化语言使用。

    2025年05期 v.48;No.213 64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 基于ChatGPT改写的定制文本难度对读后续写协同效应及促学效果的影响

    王启;周晓;

    本研究基于ChatGPT改写的故事文本,将不同难度版本适配学习者不同的英语水平,考察这种定制型难度材料对二语读后续写协同效应及促学效果的影响。被试为两组水平相当的英语学习者,其中非定制组读后续写难度适中的故事原文,定制组分五个亚组,分别读后续写适配各自水平的故事版本。两组被试速读一遍后对故事难度打分,续写完成后接受词汇知识测试和延时测试。结果发现:1)定制组的文本难度判定为不难不易,略低于非定制组;2)定制文本难度显著增强了目标词的协同产出和学习效果,但前者增幅远低于后者增幅;3)目标词协同产出与其词义及运用知识习得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度不高;目标词协同产出与其词形知识习得效果则关系不大。本研究据此提出,难度适中的定制型文本为可理解输入,其促学优势在于较强的可协同性。

    2025年05期 v.48;No.213 65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AI赋能产出导向法英语教材编写实践研究

    文秋芳;

    本文报告了AI赋能产出导向法(POA)英语教材编写实践研究的结果,旨在为AI赋能POA英语教材编写提供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首先分析了POA教材编写面临的五大挑战:确定单元主题、寻找合适的输入文本、设计驱动场景与产出活动、挑选和加工输入语篇中的重点语段以及选择关键表达式。接着,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两条原则与六步流程。两条原则包括:1)编写者主导AI赋能教材编写;2)编写者系统落实POA理论。六步流程为:1)编写者发布指令;2) AI生成初稿;3)编写者审查;4)编写者调整指令;5) AI修改初稿;6)编写者再审查。本文最后演示了借助AI应对五大挑战的过程和结果。

    2025年05期 v.48;No.213 66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
  • AI赋能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的课堂实践研究

    张文娟;

    采用产出导向法(POA)的外语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面临三大问题:如何确定材料中的教学重点、如何促进学生对材料的深加工以及如何应对学生的动态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引入课堂,以《新标准大学英语》一个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从教材使用者视角探讨AI如何赋能POA教学中的教材使用。结果表明,以产出目标和学生需求为抓手,借助AI精准定位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模态和提供动态支架,能够提升教材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最终改善教学效果。

    2025年05期 v.48;No.213 679-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AI赋能产出导向法促成的教学研究

    邱琳;

    产出导向法(POA)促成亟需解决三大难题:师生经验和知识无法满足实际课堂需要、静态教案无法支撑生成性互动能力的发展以及统一教学资源难以匹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化解上述难题,本研究提出“教师-AI-学生”三方协同、“共建式增智”、“生成性互动”和“个性化支持”的外语课堂,探讨AI赋能POA促成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促成有效性。本文以教学实例演示如何应用该教学模式,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人工智能赋能POA促成教学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2025年05期 v.48;No.213 690-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 教师-AI-学生协同的口译课堂评价研究

    孙曙光;齐涛云;

    口译教学中的师生合作评价(TSCA)优于传统口译课堂讲评,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基于口译教师的教案、AI使用记录和反思等质性数据,本文探索教师-AI-学生协同的新型TSCA模式,并用真实课堂案例演示人机如何协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评价效率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和人工智能素养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5年05期 v.48;No.213 70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国际研究前沿

  • 政治话语言语行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刘风光;毕卓;

    政治话语言语行为研究是语用学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通过梳理近二十年相关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评述与展望。文献分析表明,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具有冒犯性或面子威胁性的言语行为,重点是独白类政治语篇的言语行为研究。就研究路径而言,主要倾向于混合型实证研究,突出言语行为的工具性特征,体现了多视角融合的趋势。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主题范围,选取互动性会话丰富的语料,开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对比语用分析,从而推动跨学科理论的深度融合。

    2025年05期 v.48;No.213 713-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现代外语学科未来走向

  • 新时代语境下外语学科发展的困境、机遇与路径

    宁琦;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日益深度融入人类生活。在此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变革首当其冲,这是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所决定的。外语教育所遭遇的冲击前所未有,唱衰外语学科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何化危为机、迎难而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内外部困境、发展机遇和战略路径三个方面,分析和思考新时代外语学科守正出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之路。

    2025年05期 v.48;No.213 723-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