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连瑞;张雨;
自2004年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成立以来,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成为我国外语学科的一大亮点。从首届年会到2023年第十届年会,以及各高端论坛及系列专题研讨,研究始终围绕中国人学外语和外国人学汉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时代命题展开。面向未来的中国二语习得研究需立足本土实践,解决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等现实问题,并注重跨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探索语言学习的个性化差异与共性规律。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二语习得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将深刻影响二语习得的形态和相关理论研究。
2025年04期 v.48;No.212 547-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徐锦芬;赵妮莎;
本文首先回顾了课堂二语习得的发展脉络,继而梳理了近十年来的国际前沿研究,发现:1)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融合为解释教学干预下二语习得的复杂性提供坚实的基础;2)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引入丰富了学习资源和模式,推动了教学的个性化转型;3)学习者个体差异、师生关系及学习环境等多元互动,深化了对课堂二语习得机制的理解。最后,本文分析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2025年04期 v.48;No.212 557-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陈亚平;张润晗;
本文从研究范式、促成因素及课堂教学等方面综述了儿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进展。生成范式、互动主义范式和认知心理学范式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儿童二语习得的复杂机制。儿童特有的内在资源、丰富的二语接触环境和意义驱动的真实交流是促成儿童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教学理念、教学法和课堂活动内容的创新与课堂二语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本文最后展望了儿童二语习得研究的未来方向,强调跨学科研究、技术应用和长期追踪研究的重要性。
2025年04期 v.48;No.212 568-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赵杨;姜帅;
汉语二语习得研究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为前提,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以话题结构、特殊疑问词、“被”字句和“把”字句习得研究为例,梳理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再以界面假说和特征重组假说为例,介绍汉语二语相关研究,探讨其对二语习得学科的理论贡献;最后指出,汉语二语习得研究“以林观木”“以木观林”“木秀于林”的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基于语言对比的微观实证研究和多视角研究,揭示汉语二语习得机制,推动了二语习得学科发展。
2025年04期 v.48;No.212 57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本期数据